近年來,江塘鄉大塘村不斷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積分制”公德超市、“一約四會”作用,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樹立鄉風文明新時尚。
在江塘鄉大塘村,面對子女升學、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之風,多年來村兩委一直探索移風易俗新模式,創新設立了“積分制”公德超市,從人居環境、鄉風文明、化解矛盾、公益事業等方面入手,將村民有德的行為以積分形式進行評定。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每個月逐戶開展積分評比,村民根據積分數額,免費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
“當時我們組一共有5個升學的,5個都沒有辦升學宴,現在鄉風文明與公德超市相掛鉤,孩子考上985、211都獎勵100分,不辦升學宴的話是獎勵5分,大家都圍繞這個來辦,將文明的習俗推動下去。”村民朱樂華說。
除此之外,大塘村還以紅白理事會為移風易俗的重要抓手,讓廣大村民參與到鄉村治理上來。理事會中的會員均由群眾中有威望、有影響、責任心強的老黨員和村民組長等組成。村內的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的規模、時長、對象等必須經該村民組議事會同意蓋章后再上報村紅白理事會批準辦理,極大調動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
“我們依規指導村民不鋪張浪費,做到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積極倡導移風易俗的文明風尚,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將節儉新風延續下去。”大塘村大塘組紅白理事會會長汪三來說。
與此同時,村里還成立移風易俗宣傳小分隊,充分利用村務公開欄、村村通廣播、廣場文化墻等宣傳陣地,廣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好做法、好經驗,教育引導村民弘揚文明新風,營造移風易俗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我們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好紅白理事會的作用,移風易俗工作最關鍵的是一個改字,要讓村民徹底改變以前大操大辦的習慣,讓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塘村黨總支副書記宋清庭說。(融媒記者 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