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來自我縣天華鎮平嶺村的退役軍人陳仕龍實現了長達13年的愿望:將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捐獻給需要的人。
陳仕龍是天華鎮平嶺村老屋組人,1996年,懷著對軍營的向往和父母的深深寄托,19歲的陳仕龍參軍入伍,來到天府之國的四川成都保家衛國。來到部隊后,年輕的陳仕龍聽從父母的諄諄教導,嚴格律己,刻苦訓練,得到部隊首長的肯定和戰友們的尊重。服役期間,陳仕龍在一次義務獻血時,聽到造血干細胞可以救治白血病患者。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陳仕龍向醫護人員了解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流程以及對身體的影響。得知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為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且對身體沒有很大傷害,他毫不猶豫地報名,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十一月,四川省紅十字會打來電話:“一名患者與你匹配成功,如果后續高分辨配型成功,你愿不愿意捐獻?”接到電話后,陳仕龍心里既緊張又興奮。緊張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條件能否支持捐獻,興奮是因為他可以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去挽救別人的生命。
隨后的高分辨和體檢,陳仕龍均順利通過。他還將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相關知識告訴家人,妻子和兒子給了他最堅定的支持。陳仕龍堅持鍛煉身體,清淡飲食,調整作息,確保自己的身體狀況處在最佳狀態。
12月11日,躺在病床上的陳仕龍,看著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被抽出、封凍,送給亟需它的人。他對紅十字會的同志說:“我的心愿完成了”。
得知兒子的“壯舉”,遠在老家的父母激動萬分,心情久久不能平息。“24年前,仕龍到四川參軍入伍,我們作為父母全力支持,希望他能以一腔熱血保家衛國,實現人生價值。現在,他退役后還能繼續為社會做出貢獻,我們依然全力支持。”陳仕龍父親陳時富自豪地說。
如今的陳仕龍,退役后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成家立業,從事建筑、消防等行業,有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13年前的決定,并沒有因為身份的改變而改變,初心不改,使命永在。“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老兵應該做的事”陳仕龍說:“生命是寶貴的,在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光榮事業中來!”(許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