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百里鎮(zhèn)東口村舉辦了一場魯家好兒媳的表彰大會,獲得表彰的就是吳維平,她的故事,也一直在百里鎮(zhèn)傳頌。
吳維平,女,1980年 4月生,家中5口人,丈夫魯小陽,兩個女兒,大女兒現(xiàn)在讀高中,小女兒則剛上二年級,和已年過八旬公公魯厚標,聾啞人,雙目失明四年多,生活不能自理。迫于生計,丈夫常年外出務(wù)工,家里的事情全靠吳維平一人承擔,一邊干農(nóng)活一邊又要照顧年邁的公公,數(shù)十年如一日,不辭辛苦地侍候著公公,照顧著兩個女兒,從沒聽她說過一次抱怨的話。不論再忙再累,她總是變著花樣為公公準備好吃的,做飯總是依著老人的口味,燒得軟爛可口,每頓飯第一碗總是盛給公公。
長期以來,吳維平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品性,把整個家打理的井井有條。夏天,她堅持每天給老人洗澡,保證老人身上不長痱子,幫老人洗完澡還要干家務(wù)活,輔導(dǎo)小女兒做作業(yè),然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休息,日復(fù)一日,從來沒有說過一句累,沒有發(fā)過一句牢騷。
每到冬天,都是公公最難熬的日子,吳維平每天堅持給公公打熱水泡腳,每周固定給老人洗一次澡,提前用電熱毯為公公暖好被窩,每天扶著公公到外面去曬太陽,公公腿腳不便,便用自己瘦弱的身體背公公來回跑。自己舍不得添置新衣服,卻幫公公和女兒買新的衣服。公公身體不好,她還專門買來中草藥為老人每天熬制。
有一次,公公感染上了流行感冒,高燒不退,吳維平就一直守在公公身邊,寸步不離。一會兒測試體溫,一會兒用酒精擦拭身體,按時按量給公公喂藥。連續(xù)兩天仍不見好轉(zhuǎn),吳維平心里甭提有多難受了,暗自責怪自己沒有將公公照顧好。后趕緊把公公送進了醫(yī)院看,為了更好地照顧公公,不影響丈夫在外打工和兩女兒的正常學習生活,她沒有告訴丈夫,安排好兩個女兒,就沒日沒夜地守在公公的身邊,,公公由于發(fā)燒,身體非常虛弱,她就一口一口,一勺一勺地喂。在醫(yī)院,由于設(shè)施齊備,藥物治療及時,加上吳維平的精心照料,公公很快好轉(zhuǎn)起來。醫(yī)院的大夫、護士和同病房的人都對這個有福氣的老翁投來羨慕的目光,紛紛說道,“真沒見過這樣孝順的兒媳婦,自己的姑娘也做不到啊,這老人真有福氣”,一時間,吳維平的名字傳遍了所有病房。很多人問吳維平:“你是怎么做到這樣孝順的?”吳維平總是笑著說:“對待老人只要你耐心一點、細心一點就行,但要發(fā)自內(nèi)心堅持去做。”簡短的語言質(zhì)樸而真誠,吳維平一個普通家庭的婦女,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忠孝文化。
正因為吳維平的種種表現(xiàn),盡心盡力的去照顧老人,東口村魯氏家族還為舉行了一場表彰大會,號召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更難得可貴的是,吳維平將表彰獎勵的1000元捐助給了百里愛心團隊,讓他們?nèi)椭切┕鹿牙先耍龢銓嵉谋硎荆@些都是我一個做媳婦應(yīng)該做的。
街坊鄰居告訴筆者:吳維平真是個好媳婦,對待老人家沒有話說,平時沒有對老人家大聲說過一句重話,盡心盡力的去照顧老人,是我們做媳婦的學習榜樣!她這些事跡應(yīng)該受到表揚,同時也應(yīng)該在社會上大力弘揚,因為這是正能量,值得大家學習。
吳維平的事跡傳開后,很多人上門去看她,去學習,她確總是講,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一開始真的很為難,很不好意思,其實八十多歲的老人也就象個小孩一樣,這樣想著,后來就慢慢習慣了。再說誰家沒有老人?誰沒有年老的時候?在我們家,孝道是最靠前的,沒有孝心,家里就和睦不了。我老公要賺錢養(yǎng)家,我也很愛我老公,我伺候公公,只是做了天下兒女最應(yīng)該做的事情。如今黨和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 我更有信心把家庭經(jīng)營的越來越美好。
“百善孝為先”,吳維平孝順公公的事跡被傳為佳話,吳維平于2019年三月被百里鎮(zhèn)黨委政府授予“2018年度好媳婦”稱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尊親行孝的傳統(tǒng)美德,永遠值得人們尊重。
“只要發(fā)自內(nèi)心去做,為公公擦洗,扶著他大小便沒有什么為難的,對待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更沒有什么男女有別的。”樸實無華的話語,是吳維平的真情流露,讓我們?yōu)閰蔷S平喝彩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