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作為“掃黃打非”工作的前沿陣地,直接關系到農村文化環境的凈化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近年來,百里鎮結合基層實際,通過“精準排查、聯動共治、廣泛宣傳”三措并舉,扎實推進“掃黃打非”工作落地見效。
聚焦重點場所,織密排查防控網
緊扣農村文化市場特點,聚焦群眾身邊的風險點。一是組織執法人員和志愿者對轄區內文具店、書店等進行常態化巡查,嚴查盜版教輔資料、非法出版物、淫穢色情光盤等,從源頭阻斷非法文化產品流入農村。二是針對中小學周邊的文具店、小超市,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打擊銷售含有低俗、暴力內容的兒童讀物、玩具等商品,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三是聯合村委會、網格員對農村地區的家庭寬帶用戶、短視頻使用群體進行引導,提醒群眾警惕網絡淫穢色情、虛假信息等有害內容,發現違規賬號及時舉報。
聯動基層力量,構建共治新格局
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優勢,凝聚“掃黃打非”工作合力。一是在各村(居)設立“掃黃打非”工作站,由村干部、黨員志愿者擔任聯絡員,負責日常巡查、線索收集和政策宣傳,實現“村村有站點、戶戶有監督”。二是加強與縣級文化執法、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的銜接,對排查中發現的重大線索及時上報,形成“鄉鎮吹哨、部門報到”的快速響應機制,確保違法違規行為快速處置。三是通過村務公開欄、村民微信群公布舉報電話和獎勵辦法,鼓勵群眾主動舉報非法出版物銷售、淫穢色情內容傳播等行為,讓“掃黃打非”成為全民參與的民生工程。
強化宣傳引導,筑牢思想防線
通過接地氣的宣傳方式,提升群眾對“掃黃打非”的知曉率和參與度。一是利用鄉村大舞臺、宣傳欄、橫幅等載體,張貼宣傳海報、發放手冊;結合“文化下鄉”“法治宣傳日”等活動,開展“掃黃打非”知識講座、有獎問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非法文化的危害。二是通過鎮微信公眾號、村微信群推送“掃黃打非”典型案例、科普短視頻,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非法文化產品。三是聯合學校開展“掃黃打非”主題班會、手抄報比賽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盜版、低俗內容的辨別能力和抵制意識,讓“護苗”行動走進課堂。
下一步,百里鎮將繼續通過筑牢基層防線、凝聚群眾力量,持續凈化農村文化市場,讓健康向上的文化滋養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動力。(汪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