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擔使命 砥礪奮進譜新篇
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隆重開幕
朱小兵主持 吳海宏作政府工作報告
李加生殷躍平楊杰出席
昂首闊步新征程,奮楫揚帆再出發。1月6日上午,太湖縣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城隆重開幕。出席太湖縣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代表們,肩負著全縣人民的重托和期待,滿懷豪情步入會場,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們將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為太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共商大計、共繪藍圖。
會場內布置簡潔、莊嚴簡樸、氣氛熱烈。主席臺帷幕中央國徽高懸,十面紅旗分列兩側。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朱小兵、吳海宏、李加生、殷躍平、楊杰、施愛枝、潘啟明、王彬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大會主席團其他成員,是代表的縣級領導干部,列席會議的縣級領導干部,縣紀委副書記,特邀退休老同志等在主席臺就座。
本次會議應到代表248人,出席開幕大會的代表238人,因事缺席10人,符合法定人數。
上午8時30分,縣委書記朱小兵宣布,太湖縣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縣長吳海宏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分為三個部分:一、2024年政府工作回顧。二、2025年工作安排。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報告》認為,2024年極不平凡,習近平總書記時隔四年再次親臨安徽,為新時代安徽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特別是到安慶考察指導,讓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倍增信心。一年來,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實施“四大戰略”,頂住了外部壓力,克服了內部困難,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這一年,我們創新性發展取得新突破。這一年,我們組團式發展取得新突破。這一年,我們市場化發展取得新突破。這一年,我們集約型發展取得新突破。
《報告》認為,過去的一年,我縣育集群、優功能,產城融合協調發展,工業經濟穩中有進,城鄉布局優化更新;興文旅、優生態,比較優勢彰顯韌性,文旅經濟順勢而興,生態建設向綠而行;強鏈條、促和美,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現代農業“有頭有尾”,和美鄉村各美其美;重項目、擴投資,發展支撐更加穩固,項目建設加力提速,雙招雙引擴量提質,營商環境爭先提優;抓改革、謀創新,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改革邁出更大步伐,科創釋放更強動能;辦實事、解民憂,幸福指數連年攀升,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公共服務日臻完善,社會治理善治善為。
《報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嚴格執行縣委十六屆八次全會“一堅持五著力一強化”工作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實施“四大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報告》強調,一是堅持以主攻強主導,打造更有實力的“中國膜都”。以先進制造業為主攻方向,聚焦功能膜首位產業集群細分領域,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增強工業硬實力,推深做實“一十百千”產業培育工程,持續打造“百億企業、千億產業”,力爭億元稅收企業零突破、新增10億元產值工業企業2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家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工業投資增長8%以上,實施重點技改項目6個,完成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5個,新增功能膜及延鏈企業10家,產值增長13%以上。
二是堅持以融合促融通,打造更為和美的鄉村樣板。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一體推進農文旅有機融合,加快資源資產要素融通,推動鄉村振興走在省市前列。特色化發展現代農業,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做強“三養一種”產業,打響“天華谷尖”公用品牌,發展肉雞、油茶、瓜蔞、白芨等特色產業深加工;高標準建設和美鄉村,繼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發揮“一約四會”作用,鍛造“好人”品牌,塑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全方位促進文旅融合,高標準建設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三是堅持以精細創精品,打造更具魅力的現代縣城。堅定不移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加快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加強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城市活力;持續加大城市水環境治理力度,推進數字城管系統升級改造,深入開展住宅物業管理提升行動,機制化推進“整潔太湖”行動。
四是堅持以支點穩支撐,打造更可持續的創新天地。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加快創建省級創新型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決落實教育投入“兩個只增不減”;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堅持人才引領驅動,全力營造近悅遠來的“太愛才”人才發展生態。
五是堅持以存量疊增量,打造更足活力的全域商圈。用好一攬子存量和增量政策,打好投資消費組合拳,促進經濟良性循環、持續向好。緊盯國家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城市更新項目建設,讓有效投資“火起來”;深入開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新增限上商貿企業25家,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讓消費升級“熱起來”。
六是堅持以深化助優化,打造更強引力的創業熱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打造“太好辦”一流營商環境,充分激發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更多首創性、差異化改革品牌;全面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6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力爭50億元以上項目1個;常態化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舉措,力爭營商環境工作質效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實現政企雙向奔赴、共同成長。
七是堅持以綠色亮底色,打造更加宜人的美麗家園。堅定不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力筑牢美麗太湖生態屏障。強化污染防治,扎實做好“1+1+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動綠色發展,全面落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戰略,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各類空間布局。
八是堅持以民生暖民心,打造更高品質的幸福生活。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強化防返貧致貧風險動態監測,深入開展“五大”幫扶,確保脫貧群眾和低收入人口穩定增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活學活用“六尺巷工作法”,打響“樸風調解工作法”品牌,做到多解民憂,常護民安。
《報告》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對標、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有為政府。
一是以忠誠為本,強化政治力。始終心系“國之大者”,把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
二是以發展為先,強化統籌力。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大黃山戰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等大場景,在教育醫療、養老就業、文旅消費等方面打造更多新場景,讓太湖的民生“溫度”標注更多的幸福“刻度”。
三是以實干為要,強化執行力。持續強化抓高質量發展、抓服務群眾、抓防范化解風險的責任意識;以工業互聯網思維改造政府流程,持續拓展“三重”工作專班推進、多部門常態化要素會商等機制成果。
四是以法治為標,強化公信力。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持續推進依法行政,確保政府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讓“民意”變“滿意”。
五是以作風為實,強化廉潔力。縱深推進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把有限的財力和資源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讓更多的“愿景圖”變成“實景圖”。
《報告》強調,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必定到達。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奮斗精神和“萬眾一心加油干”的團結偉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太湖篇章!
大會還審議了縣人民政府“1號議案”辦理工作報告,審查了太湖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查了太湖縣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審議了太湖縣2025年度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及說明,聽取了縣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縣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記 者:劉輝 葉玲玲 吳陽金 劉鑫 黃德豐 姚權爐 徐虹 尹茗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