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笑的孩童們,忙碌的志愿者……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細微處傳遞著民生溫度。近年來,彌陀鎮持續完善體制機制、拓展實踐陣地、建強志愿隊伍、延伸服務觸角,不斷提升強文明實踐的“凝聚力、引領力、號召力”,傾力描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提升文明實踐的凝聚力,培育鄉風之美。堅持以文明實踐為“沃土”厚植鄉風文明,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紐帶作用,發動黨員、村干部、新鄉賢、“五老”人員等力量,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文明勸導、環境整治保護、免費義診、關愛留守兒童、慰問困難家庭等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通過選樹身邊榜樣,發揮道德引領、規范、約束的內在作用,培育文明鄉風。2024年以來,彌陀鎮共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0余場次,服務群眾200余人次,累計發放各類法治宣傳資料、書籍、圖冊等法治宣傳用品數200余份,真正實現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觸角就到哪里。
提升文明實踐的引領力,繪就生態之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切期盼。彌陀鎮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結合“整潔太湖”行動,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充分利用微信群、宣講、入戶設置文化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加大環境整治工作宣傳力度,鼓勵群眾講文明、樹新風,發動村民落實好“村規民約”“門前三包”制度,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清理庭院和房前屋后衛生,形成人人參與、全員行動的良好氛圍。彌陀鎮聚焦轄區內環境衛生的“難點、重點、堵點”,扎實開展集中治理活動,解決亂扔亂倒、亂貼亂畫、亂搭亂建、亂停亂放等臟亂差問題40余處,推動彌陀鎮農村環境由“臟、亂、差”向“凈、綠、美”提升轉變,繪就“一片一處景、一村一幅畫”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提升文明實踐的號召力,樹立文明之風。“村規民約的制定,現在我們酒席不超過8桌,隨禮不超過200元,互相之間也沒有了攀比,我們的壓力輕了不少,”彌陀鎮安樂村村民笑道,彌陀鎮把深入推進移風易俗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弘揚良好風尚,破除陳規陋習。積極發揮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扎實有效落實“四議兩公開”機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廣泛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活動,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宣傳活動10余次,宣講身邊好人與道德模范感人事跡,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引導村民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參與共建中自覺提升文明素養、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風尚,真正讓文明理念入腦入心,以志愿服務“一小步”實現鄉風文明“大跨步”。(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