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為深化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塑造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大石鄉用心用力抓好“三個關鍵”,用鄉風文明“軟實力”筑牢鄉村振興“硬環境”。
抓好“關鍵群體”推動,在思想上形成自覺。始終把牢政治引領方向,堅持把移風易俗擺在重要位置,鄉村兩級成立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嚴抓工作落實。今年以來,鄉村兩級共召開移風易俗工作會議20余次,以政治引領的高度吹響移風易俗集結號,不斷將接地氣、具活力、有溫度的移風易俗新風尚吹進全鄉千家萬戶。發揮好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建強移風易俗隊伍。引導黨員帶頭學習移風易俗相關知識,自覺履行職責,破除陳規陋習,當好鄉風、好民風的倡導者、傳播者、踐行者和推動者,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持續向好,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抓好“關鍵載體”運用,在制度上形成規范。用活老陣地,“村村通”響起來。引導和鼓勵各村圍繞孝親敬老、殯葬改革、文明祭祀等內容因地制宜制定村規民約,通過制度上墻、大喇叭循環播放、LED顯示屏滾動播放等方式引導群眾自覺摒棄陳規陋習,弘揚文明鄉風。據悉,已向群眾發放《太湖縣“移風易俗、喪事簡辦、杜絕亂埋亂葬、爭做文明市民”倡議書》800余份。善用新媒體,微信群“活起來”。組建網格群,每個村民小組至少10人入群,政策有疑問,村組干馬上在線解答,村民有訴求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向群主反映。同時利用鄉公眾號發布移風易俗類信息86條,推動新媒體平臺成為文明鄉風新載體。
抓好“關鍵主體”參與,在風氣上形成氛圍。“積分制”模式,兌出文明新風。在大石鄉文橋村信用積分超市里,一排排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電飯鍋、洗衣液、牙膏等各類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張貼著積分兌換標準。文橋村創新推出黨建引領信用村積分兌換系統,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重點,對全村每一戶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積分考核,對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文明祭祀不明火山上等進行加分,積分能兌換生活用品極大地鼓勵了群眾參與移風易俗的積極性。“漫畫式”傳播,培育文明新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移風易俗、厚養薄葬、傳承孝道”等內容在大石鄉各村的宣傳欄、文化活動室以及屋墻上抬眼即見,漫畫內容主題鮮明,具有新意,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儼然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下一步,大石鄉將繼續積極行動,堅持貼近群眾實際,創新方式方法,開展更多深入人心的移風易俗系列活動,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推動鄉風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助力鄉村振興。(聞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