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西鄉堅持黨建引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發力點,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以道德評議會為載體,持續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努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成效。
“評”出好榜樣。充分發揮道德評議會的陣地優勢,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序組織開展先進評比活動,通過召開由村內黨員、村民代表、評議會成員參與的道德評議會,對照評選標準,以評促導,不斷豐富“好”的內涵,常態化開展安慶好人、美麗庭院等評選和表彰活動,并為“安慶好人”獲得者送榮譽證書,以榜樣的力量凝聚人心,提升群眾文明素質。截至目前,全鄉共成功申報“安慶好人”13人,“好婆婆、好媳婦”等40余人。同時,把“最美庭院”創建工作與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深化“最美屋場”評比活動,廣泛動員群眾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評選“最美屋場”10個,筑牢民風“道德墻”,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講”好身邊事。以道德評議的力量,注重從村選取“最”典型,讓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依托道德大講堂、鄉村振興夜校等載體,把道德評議與倡樹文明新風、破除陳規陋習等相結合,開展“傳承好家風”、爭做身邊好人等系列宣講活動,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對標“典型”,爭當先進,從自身做起,從小處著手,用實際行動成為文明新風的踐行者,讓道德評議會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力量。適時調整道德評議會組成人員,分片成立分會,確定操作流程,積極引導群眾摒棄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2023年以來,全鄉共開展鄉風文明類宣講活動80余場。
“議”出新風尚。在道德評議會的作用下,各村結合村情,將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在廣泛征求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基礎上,修訂完善村規民70余條,從遵紀守法、移風易俗、行為規范、孝老愛幼、公益事業等方面給具體行為規范,引導廣大村民自覺成為移風易俗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打造基層特色治理模式。在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道德評議會按照村規民約,讓村民把移風易俗中遇到的疑惑和問題,都擺到評議會上,讓群眾敞開心扉,一起說一說、評一評、論一論,找問題、提建議、想辦法,以評促教,讓廣大群眾學有規范,行有標尺,掀起弘揚文明新風的熱潮。(楊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