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彌陀鎮堅持把群眾所需作為文明實踐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新的文明實踐路徑,豐富文明實踐活動形式,提升志愿服務工作水平,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
理論學習有“趣味”。通過持續盤活各類資源,豐富宣講形式,充實宣講內容,將過去單純的理論講授轉變為精心打造多元化宣講大格局,包括領導班子成員講課、村干講政策、能人講技術、模范講事跡、百姓講變化等,讓理論學習更加有趣味。彌陀鎮利用“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與農家書屋資源融合,開展“學習強國”答題挑戰賽,舉行清廉說、職工讀書分享會,職工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感悟、話心聲、展未來。結合“巾幗宣講”“黨群議事會”和“鄉村振興夜校”等形式,開展“零距離”“面對面”宣講,暢通村民意見渠道并現場答疑解惑。截至目前,以鄉村振興為主線,融入民生實事、移風易俗、人居環境、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醫保參保等話題,開展各類宣講100余場次,收集村民意見建議80余條,受眾達4500余人次。
實踐活動有“看點”。先后舉辦了第二屆“教職工”門球賽、火熱的“彌BA”籃球賽,“觀山悅水,彌陀等你來”抖音短視頻大賽、繪畫比賽、護苗2023畫團扇等活動,并開播了《鄉村夢想家》首期講述了“彌陀能人”的奮斗故事。常態化開展愛心義診、老年人防詐騙宣傳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并延伸打造“青年志愿者”“紅耀江淮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山里紅社會志愿服務隊”等志愿服務隊伍,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百余次,凝聚起自覺自愿參與的內在動力。扎實推進“整潔彌陀”治理行動,在集鎮區11個和各村級104個人居環境治理網格,進一步完善長效保潔管護機制,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重點治理集鎮區違規占道經營、亂停亂放、違規搭棚等現象。據統計在“集鎮區”累計拆除了10余處違規搭棚,清理了40余起占道經營,著力提升了治理成效。
文明新風有“人氣”。11個村(居)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扎實開展移風易俗教育,樹立厚養薄葬的新風尚。繼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向群眾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祭祀等,引導群眾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營造健康的生活氛圍,讓文明新風理念深入居民群眾的內心。截至目前,開展鄉風文明評議會30余次,村規民約倡議會20余次,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1000余份。引領鄉風文明,還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村(居)把黨員身份亮起來,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注重典型引領、示范帶動,大力挖掘推介身邊先進典型,舉辦“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庭院”評議展覽活動20余次,以身邊典型帶動身邊人,匯聚起建設幸福彌陀的正能量。(宋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