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有幸埋忠骨,寒光凜凜照鐵衣;離家尚是少年身,歸來已是報國軀。”——他們是電影《志愿軍》的主人公,他們代表的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們,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11月23日,第十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歷經七十余載風雨,終于歸國。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11月26日,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抗美援朝老兵、軍休人員及黨員干部集體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打垮了強大的美國侵略軍,展現了中國軍人“反抗侵略者,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是他們用生命書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才換來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
觀影人員中,有上過戰場、親歷戰爭的幸存者,有守衛邊境、駐防高原的老兵,還有年輕的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對《志愿軍》有更強烈的情感共鳴。尤其聽到“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心靈備受震撼,精神備受鼓舞。銀幕上,戰場上炮火連天,戰士們舍生忘死;銀幕外,全場一片寂靜,不時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而潸然淚下。
光影追憶來時路,感恩奮進新征程。這次觀影活動,既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煉和精神洗禮。
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要負責人說:“我們想通過《志愿軍》這部電影讓大家深刻感受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志愿軍作出的貢獻,讓大家清醒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鼓勵大家繼承和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干事創業的動力和熱情”。
抗美援朝老兵嚴桂喜含著眼淚說:“電影拍得很真實,讓我想起了以前抗戰的經歷和犧牲的戰友,那個時候條件艱苦,物資供應不足,而美國人裝備精良,我們是用血肉之軀,打退了敵人,打贏了這場戰爭。”
80多歲高齡的軍休干部林老感嘆道:“我當年錯失了參加抗美援朝的機會,心里一直感到遺憾。沒有戰場上的英雄、烈士們的英勇頑強,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年輕人要好好珍惜,把我們新中國建設得更好、更強大,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告慰。” (羅洪 葉正華 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