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西鄉始終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上下聯動,精準施策,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力構建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宣傳+走訪”,護航青春之路。充分發揮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留守兒童之家、農家書屋、家長學校等陣地優勢,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教育、綠色閱讀、法治宣傳、家風家教等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提高未成年人安全用電、預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識,發放防溺水等倡議書1200余份,舉辦法治宣講進校園等宣傳教育23場,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同時,組織鄉團委、婦聯、關工委、民政等部門對全鄉6個村留守兒童數據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和核實,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走訪,詳細了解家庭實際。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方式,加強未成年人與父母的溝通聯系,切實消除留守兒童因父母外出務工而產生的孤單,積極關注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各校把關愛困難留守兒童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主要議程,老師與留守兒童“一對一”開展結對活動,定期入戶了解留守兒童生活學習情況,保障兒童關愛措施落實到位。
“活動+課堂”,豐富教育內涵。各中小學校、鄉村復興少年宮廣泛開展以未成年人為中心的主題活動,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母親節等重要節點,開展慰問困境兒童40余名,系列關愛活動6次,通過志愿者與未成年人面對面的交流溝通,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困難,好好學習,回報社會。依托縣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扎實開展“強國復興有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們的節日”等系列主題活動30余場次,不斷激發廣大青少年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熱情,培養中小學生良好品德,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組織開展“常規+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課程體系,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名師送教、校際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學效率,向課堂要質量。2023年以來,共開展校內外公開課交流活動12次,舉辦課堂教學類講座6場,參與學生達200余人次。
“閱讀+護苗”,凝聚關愛合力。深入開展“掃黃打非”行動,落實“掃黃打非”網格化管理,鄉“掃黃打非”工作站聯合鄉統戰、市場監管、公安、文化等部門,深入校園周邊的物流、打字復印店、文具店、玩具店等開展“掃黃打非”專項檢查5次,開展“掃黃打非”宣傳活動16次,發放宣傳材料800余份,有效凈化校園周邊文化環境。有序組織開展“護苗2023綠書簽行動”宣傳活動,開展志愿宣講,重點宣傳“掃黃打非”、保護知識產權、網絡安全、綠色閱讀等內容,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自覺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2023年以來,全鄉共開展“護苗”類活動20余次,參與人數600余人。依托鄉村復興少年宮、圖書室等陣地資源,將農家書屋與留守兒童之家、道德講堂等有機結合,開展“世界讀書日”“快樂讀書吧”“講文明樹新風”“親子共沐書香 強國復興有我”等一系列“接地氣”閱讀活動200余場,讓孩子們盡享家的溫暖。(城西鄉 楊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