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湖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再次看到老施的時候,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與三年前簡直判若兩人。回憶起脫貧攻堅過程中的艱難歲月,老施說:“三年前,妻子還在常年患病,2018年的腦梗雖然搶救及時,但也造成了老伴手腳行動不便,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兒子還在上大二,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家庭突然的變故和重擔把那個本就老實本分的老施壓得一籌莫展,變得沉默寡言,尋思著外出務工補貼點家用,但苦于沒有一技之長,又放不下家里行動不便的妻子,只得守著幾畝薄田和打點零工勉強度日。
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浩浩征程,激發了老施的斗志。“老家還有幾畝荒山,幾間房間,何不發展土雞養殖?”老施這樣跟老伴合計著。2021年開春,他把山上破舊的房子修葺一番,四處荒山圍起了鐵柵欄,一切都在準備中,唯獨進購小雞的資金沒有著落。修葺整理后,僅有2000元的富余資金,老施又犯了愁。
在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過程中,太湖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走村入戶,進行全覆蓋式建檔評級。在了解到老施家的實際困難和創業計劃后,通過脫貧小額信貸順利貸給老施5萬元信用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在老施的悉心經營下,養雞場的養殖規模穩步擴大,土雞土生土長肉質好,完全符合消費者的口感要求,由于價格公道,縣城里好幾家土菜館和單位食堂點名要老施家的土雞和雞蛋。現在經常看到老施騎著小三輪送土雞和雞蛋,微信催貨的滴滴聲也響個不停,老施忙得不亦樂乎。
如今老施家散養的土雞養殖規模達到5000多只,黃牛10來頭,每年凈收入約15萬元。在同太湖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談及下一步打算時,老施和盤托出:還要承包一所當地山村的廢棄小學,投入資金20萬元,讓土雞成為自家實打實的產業。今年3月份,該行果斷再次為老施授信10萬“太好貸”創新信貸產品,讓脫貧戶放心大膽地干事業!
據悉,太湖農商銀行在大力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過程中,創新了一系列特色產品,“太好貸”讓“兩強一增”客戶群體創業有底氣,“脫貧貸”為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擁軍貸”讓“雙擁建設”轉變為實實在在經濟效益。截至目前,該行整村授信戶數達3354戶,授信金額5.2億元,用信2297戶2.4億元,其中今年新增脫貧人口小額信貸847戶4234萬元,為我縣的“共同富裕”潤足了農村金融的底色。(太湖農商銀行 黃麗蕊 章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