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縣人民醫院青年踴躍報名,6名共青團員光榮參加援宜行動。
邵焰紅,是第一批應急小分隊連夜奔赴安慶市的團員,3月8日凌晨三點半,她接到護士長電話,立馬表態,義不容辭。趕赴安慶后,她和太湖縣疾控中心的同事一起做流調工作,排查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連著三天工作到凌晨。她說:“接到任務那一刻已經忘記困難,因為每一個同事都在加班加點。每次接到市民電話,結束時一句你們辛苦了,那一刻心里很暖,累點都覺得值得。”
張燕梁,是康復科的青年醫生,看到援宜倡議書,他積極響應,科里也給了他最大的支持。他是第二批隊員,負責核酸采樣的小區里老人比較多,為了效率,全程都在站著,最長超過12小時。他說:“最大的感受是累并快樂著,每次來安慶都是安慶為我們服務,沒想到這次我能為安慶服務,感覺自己很MAN。出來了,就要不怕苦不怕累,拿出我們太湖人的精氣神,完成戰疫使命。”
手術室護士張若止,報名時她心中想的是安慶市是她呆了好幾年的地方,也是她的第二個家鄉,她必須拼盡全力守護好家鄉。3月9日她們被分配到高新區山口鎮小學,開始第一輪核酸采樣工作。她說:“踏進班級,收到了學生們的掌聲,頓時眼眶灼熱。學生們積極配合,讓出發時心中的忐忑頓時沒有了,這幾天疲勞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動”。
麻醉科醫生喻超,看到招募援宜倡議后,他第一時間就報名了,3月8日抵達安慶后,當晚九點,他接到通知,立即出發支援小區核酸采樣,十二點左右完成小區全部檢測。他說:“看著紛紛趕來的人群,不免有些心慌,但為醫者,逆風而行,我們青年醫生更應不懼艱險,沖鋒在前。”
劉蘭蘭和陳亭亭,作為醫務工作者,作為優秀的共青團員,她們積極響應號召,沖鋒在前,用青年獨有的活力與疫情做斗爭,不畏艱難,迅速投入核酸采樣工作中,從不叫苦叫累。她們說:“我覺得我是醫務工作者,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是我的分內之事。”
這是一場愛的奔赴,他們仍在隨時待命,等待著下一步命令,哪里需要他們,他們就在哪里。作為當代青年,他們傳承“青年精神”,責任在肩,擔當在心。在疫情防控斗爭中,他們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擔負得起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 徐令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