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走親戚的。”
“請把你家親戚喊出來,有什么事在這兒說。”
2月1日晚上九點半左右,在縣委大院居民區業主委員會疫情防控黨員示范崗前,一位老同志正在值班。
不一會,另一居民家的親戚四人開車過來,也被“勸返”,并被告知:“不是本小區居民,無特殊情況不給進!”
“請問有什么事?我們小區陌生人員不給進!” 2月2日中午十二時,兩位戴著紅袖章、一手拿著體溫槍、一手拿著登記表的當班老同志一看到幾人過來,就上前詢問,并把他們攔在小區門出入口,給每人量體溫。原來,這是幾位到食堂就餐的縣領導,主動接受了體溫檢測。大家見證了這個“陌生人員不給進”的居民區防控黨員示范崗有多“硬核”!
這三位老同志分別是,74歲的孫玉和(縣教育局原黨組書記)、76歲的范世松(縣委老干局原局長)、75歲的吳加明(縣委政法委原副科級干部),他們是老黨員、退休老干部,也是居民區業委會成員,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他們主動報名到崗值班,和他們一起值班的,還有陳通友(縣委辦公室退休職工)等2名老黨員,以及縣人社局、華曼物業公司、業委會相關人員。
自元月下旬以來,為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有效防止、阻斷病毒傳播,按照縣指揮部指令要求,縣委大院居民區業委會及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多措并舉,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是加強群防群控。建立并通過業主群及時宣傳防控知識和縣防指指令,積極發揮群眾群防群控作用,引導小區居民自覺做好防控工作。二是實施小區封閉式管理。元月21日晚,縣委小區業委會成員與華曼物業公司人員連夜將小區四處開放式路口進行封閉,貼上告示牌。從22日早晨開始,在小區唯一開放路口設卡點,由包保單位、業委會、物業公司聯合安排排班值守,并建立黨員示范崗,對進出小區人員進行登記,發放出入證,同時進行入戶摸底排查,嚴格管控外來人員出入,建立登記信息臺賬。三是實行穩防穩控。由華曼物業公司對小區內公共場所、設施、住戶樓道、垃圾桶、垃圾車進行清潔、消毒,設置回收口罩專用垃圾桶,防止病毒傳播。一旦發現疑似人員立即向所在社區報告,并配合相關單位做好防控工作。四是做好后勤保障。華曼物業公司為專兼職人員提供口罩、消毒液等相應防護用具,保護一線工作人員安全。五是強化巡防督查。業主委員會成員不定時巡查,加強對小區落實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和封閉式管理工作督查指導。
為強化防控工作,縣委大院居民區業委會成立了業主委員會臨時黨支部,由九名黨員組成黨員示范崗,其中,70歲以上的老黨員4名,60歲以上黨員2名,鮮紅的黨旗在黨員示范崗高高飄揚。
封閉管理的同時,黨員示范崗還臨時為居民收納快遞,代購口罩、組織商超送菜等,盡量減少居民外出,受到業主們歡迎和稱贊。一系列嚴格的防控措施,讓小區居民的防控意識大大加強。“這幾天出門的人少了很多,大家進出小區都自覺亮起出入證。”臨時黨支部委員孫玉和說:“我們將繼續當好“守門人”,疫情一天不除,一天不撤退”。“這是打仗,我們的敵人是看不見的,必須要嚴防死守,這是對國家負責,對群眾負責,也是對我們自己負責。”范世松說。這些老黨員老干部用實際行動影響著居民們,一些居民主動來到示范崗當起了志愿者,和老同志們一道積極參與小區值守。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堡壘。正是許多像孫玉和、范世松、吳加明、陳通友等退休的老黨員老干部,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畏艱險、迎難而上,不怕吃苦、甘于奉獻,科學防控,戰在“疫”線,為廣大人民群眾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李傳林 李宜)